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孤独,真的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吗?

孤独,真的是人生的常态吗?!!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难过的时候,给妈妈打电话,刚说了没几分钟,妈妈就说:“乖,先这样吧,妈妈还有事挂了啊。”想说别,可是话还没说出口,电话那头就已经挂断了电话。一个人回到宿舍,心里觉得很压抑,想找个人聊聊天,可翻开通讯录,从第一个拉到最后一个,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适合的聊天对象,大家好像都很忙,害怕自己会不小心会打扰到他们,只好将所有的情绪都按捺。慢慢的,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失去了与世界交谈的能力。世界如此喧闹不安,可我只想远离它,躲到一处静僻的角落里,安心成全那份独属于自己的静谧。孤独,成为了我人生的一种常态。

可是,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

我们会感到孤独主要归结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社会隔离,情感隔离和归属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缺少知心朋友的陪伴,引起我们强烈的孤独感。社交网络的隔离,使我们疏于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构筑深厚的人际关系,也因此时常感到自己形单影只。此外,强烈的归属需要也是导致我们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有归属需要,孤独正是这种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的”恶果“。事实上,所有人都很孤独,可我们没有办法将这种孤独感全然从心底抹除。既然如此,何不试着接受孤独?叔本华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逃避并不是排解孤独的唯一出口。有时候,勇敢面对,勇于接受,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试着去和自己“握手言和”,学会和自己相处,探求更纯真的自己。

什么才是好的孤独?

生命是一种找寻。没有人有义务要懂你,我们应该去学着宽慰自己,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孤独,孤独是一种状态。然而,真正的孤独,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我们要学会在孤独中,让自己内心丰盈。

总会有一段孤独的时光,要一个人解决所有的麻烦,一个人在冷风中步履不停,一个人躺在床上迎接黑夜和黎明。孤独的时光总是很难熬,但正是这种孤独的时光丰富了我们的内心,那些孤独的岁月应该值得被珍藏,要知道在生活的磨砺中,我们终将成为更坚韧的自己。

作家周国平曾说: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灵魂相遇。孤独让人陷入沉思,进而发现自己,洗涤心灵。于是,我们不禁要发出这样的感慨:请等等灵魂吧!有时候我们怀揣各种目的忙着向前跑,跑的太匆忙,把灵魂落在了身后,只有停下来了,灵魂才会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