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背景
中药调剂与用药指导微专业是在学校现有中药学专业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需求,充分发挥中医药行业特色优势作用,为能够在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健康管理等相关领域培养具有中医药服务意识和从事中药调剂与用药指导工作能力的人才。
该微专业从医疗机构中药房、社会药店、健康服务机构等就业岗位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通过提炼中药调剂、用药咨询、健康服务等岗位群的核心知识与关键技能,通过6门课程的学习,以集中培养的方式,培养具备从事中药鉴别、处方审核、用药指导等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拓展职业边界、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学生不仅能够在零售药店、健康管理企业中胜任中药师、执业药师等岗位工作需求,还可以进一步深造,探索中药学领域的高层次学习。
二、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既掌握传统中药调剂技艺又具备现代药学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 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中药性能知识;
2. 熟练运用中药鉴别技术和调剂技能;
3. 具备辨证用药思维和药学服务能力;
4. 熟悉药事管理法规和健康服务规范。
学生毕业后可在以下领域发展:
1. 社会药店担任执业药师提供用药指导;
2. 健康管理机构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3. 继续深造攻读中药学等相关专业。
三、招生要求
招生类别:微专业
面向专业:主要面向全日制高职在校药学、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制药设备应用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医学营养、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学专业学生(含五年制的高职阶段)
面向年级:2024级在校学生(大二)
修业年限:一年(两学期)
招生数量:计划招生30人,20人以上可开班。(说明:按照专业报名情况结合综测成绩择优录取。)
开设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药鉴定技术、方剂与中成药、实用药学服务、中药调剂技术课程。
学分:18学分
学时:28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186,实验学时为102。
四、报名条件
本微专业原则上面向校内大二学生开放,特别欢迎对中医药文化、健康用药指导等方向感兴趣的学生报名。
具体报名要求如下:
1.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与自我管理意识,能够适应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设置;
2. 要求已修读或具备以下相关专业背景之一:
药学、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制药设备应用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医学营养、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学专业学生(含五年制的高职阶段);
3. 具备基本的信息检索、文献阅读能力,能进行中药知识的自主学习与表达;
4. 同等条件下,已参加学校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或在健康科普和服务类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优先考虑。
五、课程设置
上课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介绍 |
学分 |
上课时间及方式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
中医基础理论 |
系统讲授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中医基础理论,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
3 |
周末或晚上 线上授课及面授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
中药学 |
讲解300余种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配伍应用及禁忌 |
3 |
周末或晚上 线上授课及面授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
中药鉴定技术 |
通过传统经验鉴别与现代检测技术相结合,掌握300种药材真伪优劣鉴别 |
3 |
周末或晚上 线上授课及面授 |
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 |
方剂与中成药 |
解析50首基础方剂组方原理及50种常见中成药应用 |
3 |
周末或晚上 线上授课及面授 |
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 |
实用药学服务 |
训练药学咨询流程、用药指导技巧及特殊人群用药方案设计 |
3 |
周末或晚上 线上授课及面授 |
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 |
中药调剂技术 |
培养处方审核、中药调剂、煎煮技术及药事管理能力 |
3 |
周末或晚上 线上授课及面授 |
六、报名与遴选方式
(一)报名时间与材料准备
1.报名时间
2025年9月10日-9月20日,请有意向的同学务必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报名,逾期将不再受理。
2.报名材料
提交以下材料至邮箱43758774@qq.com:
(1)中药调剂与用药指导微专业报名表(附件1)
(2)学习成绩(附上成绩单截图)
(3)证明材料(如获奖证书、参与项目的证明等)、个人兴趣等内容。
(二)遴选方式
1.审核材料
审核内容:报名截止后,药学院将组织审核材料工作。审核小组将对学生提交的报名信息和材料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个人兴趣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等。
2.录取通知
拟录取名单将在学院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如对拟录取结果有异议,可向学校提出申诉,学校将进行调查核实,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姓名:刘能英
联系电话:0591-22869830
办公室地址:药学院2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