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教研室简介

作者: 时间:2024-09-01 点击数:




   中药教研室成立于1962年,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                        

      目前我教研室配备有10名教师,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5名,助教1名,实验员2名。我组有双师型教师8名,博士2名,硕士(含在读)6名。      

      近几年来中药教研室主要承担了《天然药物学基础与应用》、《天然药物化学技术》、《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中药学》、《中药鉴定技术》、《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医基本理论》、《方剂学与中成药》、《中药商品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另开有选修课《中药药膳基础知识》、《天然药物化学实用技术》《常见饮片的快速鉴定》、《实用中成药学》、《插花艺术》和《花卉学》。年平均授课时数达2000学时左右,其中每年承担的实训教学时数达400学时以上。承担中药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以及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本教研室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研究,福建植物品种的收集与鉴定。本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主持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省卫健委中医处项目、省卫健委医学创新课题、省卫健委青年科研项目和院级教科研的研究,近两年来,本室发表SCI论文2篇,权威核心论文8篇,CN论文数十篇。本室教师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天然药物学基础与应用》和《天然药物化学技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教材《中药学》和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中药化学实用技术》的编写工作。此外,还完成了一套多媒体课件《中药教学图谱》的制作,该课件包括了《药用植物学》的120张图谱、《福州地区常见药用植物》的70篇张图谱以及《生药学》来自不同药用部位的12大类117个品种的395张图谱,共计585张图谱,使教学效果更为直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药教研室有“四室一馆一园”。一个数码互动实训室、一个中药鉴定实训室、中药提取实训室,中药炮制实训室一个中药标本馆和一个药用植物园。      

     中药教研室还于1975年创建了中药标本馆,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如今标本馆已经由原先的几十平米扩展到了300余平米。该标本馆陈列了来自12个不同药用部位的500余个品种的中药标本,包括原药材、饮片、伪品等700余件,浸渍标本、蜡叶标本等300余件,其中浸渍标本大部分由教研室教师自己制作,几十年依然保色良好。本馆还收存了一些名贵标本和大型生物标本,如羚羊角、牛黄、血竭、麝香、人参、冬虫夏草、梅花鹿、海龟等;收藏的眼镜王蛇等各种蛇类浸制标本,成为本室另一大特色。      

      药用植物园位于我院西南角,占地10余亩,于2008年初建成。该园根据教学进行区域划分,利用原有高大乔木及茂密灌木丛形成良好的药用植物生长环境,结合地形栽植福州道地药材以及常见的药用植物200余种。其中有全草和地上部分入药的薄荷、马兰、紫苏等;根茎及地下部分入药的土人参、麦冬、百合等;花及花粉入药的金银花、菊花等;果实及种子入药的银杏、蓖麻、莲子等;皮类入药的合欢皮、杜仲、野鸭椿等。

   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历任教师的共同努力,中药教研室现已成为药学系的高素质教学力量之一,为我院中药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7543号    闽公网安备 35012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