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五四运动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火种播撒在中华大地上,根植在华夏儿女的精神基因里,激励着一代代华夏儿女立志报国,奋发图强,追求真理。回顾100年前激情燃烧的岁月,展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当代青年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方向、找准定位、敢于奋斗,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爱国一直是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是中华文化的主基调,五四运动就是华夏儿女爱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回溯百年近代历史,无数前辈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敢于挺身而出;在祖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敢于突破艰险、迎难而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新时代中国青年必须牢记爱国精神,做爱国主义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向革命先烈、民族英雄、时代楷模学习,学习他们的英雄事迹和报国情怀,树立远大志向和强国梦想,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发展建设中。 青年成长要锤炼品德修为,青年涵养道德修为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就是要求青年有宏大的价值关怀和人生追求,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祖国观、民族观等基本观点,要有是非善恶观,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大情怀,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担当。守公德就是要求青年有公德意识,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做道德风尚的先行者,关爱他人,扶危济困,主动参加志愿活动,带动和引领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严私德就是要求青年要严守个人行为准则,遵守道德规范,端正个人品行,自省自律,秉公办事,带动整个家庭,涵养家教家风。 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