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追寻侨领足迹,传承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系列报道(三)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07-03 】

翻开历史的恢弘画卷,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到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期,从锐意创新的改革年代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广大归侨侨眷与海外侨胞始终心系故土,情牵桑梓,将个人命运同祖国发展紧密相连、同频共振。马上逐梦队充分汲取了爱国华侨身上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组建2支宣讲小队前往胡文虎爱国教育基地拍摄微课。

镜头聚焦华侨领袖传承弘扬侨领精神

在中川村,勤劳拼搏的村民为谋生选择出海下南洋,他们身居海外,却心系故土。队员们以《缅怀文虎功勋传承民族精神》为题,以体现海外侨胞拳拳爱国之心为主旨,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精心打磨文稿,进行了微课视频拍摄。

华侨精神在以胡文虎为代表的华侨龙商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20世纪30年代,胡文虎目睹父老乡亲的凄惨生活,感慨万千,萌发开发福建、建设桑梓的念头。他计划在全国新办1000所小学,建成70多所,还曾出资建设闽西公路,救济农村经济等,这些举措让他一举成为捐资最多的海外华侨。胡文虎的事迹充分证明,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不愧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另一支宣讲小队在胡一川艺术馆开拍,以《品读一川油画感悟革命精神》为题,在革命内涵和艺术手法的交融中,队员们讲述着中川村涌现出的一位革命艺术家——中国杰出的版画家、油画家、书法家及美术教育家,广州美院第一任院长胡一川的爱国故事,赓续中川村的红色血脉。

胡一川的艺术生涯与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紧密相连,作品体现时代精神与个人追求。他创作了众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木刻与油画作品,如木刻《到前线去》、油画《开镣》等,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南美专及广州美术学院校长等职。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是时代的号角”。胡一川的成为经典,重要原因是它响应了当时抗日救亡的时代号角,生动形象的刻画出当时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情景。

土楼中话华侨壮举老翁家述爱国情深

古老的土楼错落有致,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先辈们的智慧。为讲好华侨故事,弘扬民族精神,队员跟着中川村村民胡鹏飞的步伐走进了有着三百余年历史的富紫楼采集更多素材。从胡鹏飞爷爷的口中,队员们了解到近年以胡文虎之女——胡仙博士为首的爱国华侨对中川村修缮土楼、养老、教育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如设立中川村胡文虎基金会(福建)奖学金,对考取公立全日制本科的中川村学子,一次性奖励一万元,并承担本科期间的所有学费费用,以鼓励胡氏学子好学、团结、互助、进取、敬德。在胡鹏飞爷爷殷切的目光下,队员们感受到了他对侨胞薪火相传守初心,造福桑梓绽芳华的赞许,更让我们意识到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责任之重大。

凝心铸魂勇担当实干笃行谱新篇

返校后,“马上逐梦”实践队举行了总结汇报会,队长江月婧带领大家回顾了此次“三下乡”的全过程,指导老师对同学们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予以肯定,希望同学们将侨文化中浓厚的家国情怀、人民初心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为祖国的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致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一次三下乡社会实践,领悟到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集体主义思想,也见到了基层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工作作风,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特有的情愫是我们骨子里永不改变的血脉基因,作为青年新一代,我们要肩负着祖国的重担和希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青年乃祖国的明日之星、民族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指出:“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党中央对广大青年充分信任、寄予厚望!借由此次“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闽卫青年将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叮嘱,坚定不移地听从党的话,矢志不渝地追随党的脚步,立志成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新时代杰出青年,塑造更出色的自我。

文字:林语馨、蒋楠 责编:张茵珠 审核:赖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