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吃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切实用好新教材。2019年2月2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在行政楼101室举行了“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集体备课会议。
本次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主任胡济林老师主持,丁爱芝老师担任本章节内容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熊美兰院长出席备课会。熊美兰院长首先强调基本教学要求,包括对视频要灵活处理,把视频融入到教学中,不可以过分依赖视频,长时间播放视频;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精神,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不能照本宣科,过分依赖课件;教学中老师一般应站着授课,有身体不舒服等特殊情况可适当照顾。
本次集体备课主题围绕着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展开。在教学内容上,丁老师认为本章节的授课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二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方面,三是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在教学方法上,丁老师认为,该部分是中华民族近代的苦难辉煌史,具有较强的历史性。一方面,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让学生了解该时期的历史背景,诸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另一方面,要在授课中要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比如在日常的学习中如何把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自主学习相联系。
最后,概论教研室主任胡济林老师强调要认真领会熊美兰院长的讲话精神,备课要下狠功夫,教学重点要突出,教学方法要注意变化,不能“满堂灌”,并且内容要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开展“课程思政”,不能只进行纯理论教学。老师们经过讨论认为,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读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史的一把金钥匙,老师们还可以通过介绍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事迹,开展毛泽东的诗词鉴赏等形式,来提升课堂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的了解毛泽东思想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