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医学院“乡韵医心”实践队师生走进南平市松溪县茶平乡,开启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队用脚步丈量乡土,以专业服务民生,于基层画卷上书写青春篇章。活动涵盖乡村医疗卫生调研、爱心体检义诊、非遗文化探寻、健康知识宣讲及主题党日教育等领域。队员们通过专业调研了解乡村医疗现状,发挥专业技能开展体检和义诊服务,在非遗传承中感受文化魅力,用通俗语言传播健康知识,于党日活动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从医疗调研到红色精神追寻,从健康服务到文化技艺感知,每一站都镌刻着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医心融入为民心,健康义诊暖乡情
当“乡韵医心”实践队的足迹踏入茶平乡,青春热忱便与医者仁心交融,共绘乡村振兴图景。欲解基层医疗之困,必先察其根源。实践队联合茶平乡宣传委员张世鑫、卫生院院长谢金标围绕卫生资源配置、居民健康需求、“4+N”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体系等当地医疗最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交谈,并实地走访乡卫生院。这场调研,让队员们跳出课本局限,触摸到基层医疗的真实样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因地制宜创新服务对于乡村医疗发展的重要意义。


官路村义诊现场,队员们化身健康卫士,精准测量血压、细致问诊查体,以轻柔的推拿手法,为村民抚平肌骨深处的沉郁滞涩 ,100份解暑药包传递夏日清凉。诊疗与叮嘱皆饱含对父老乡亲的敬重,让村民感受关怀,也让队员读懂“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分量 。


“上医治未病”,健康科普筑牢疾病防线。茶平乡健康知识宣讲现场,队员们以牙齿模型为引,拆解巴氏刷牙法的精细步骤,助村民解锁科学护齿之道;急救培训,以模拟教具为介,精准示范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将生命救援的关键技巧倾囊相授;中医养生宣讲,以通俗话语为桥,拆解药食同源的千年智慧,让日常食材化作可及的养生良方;食品安全宣讲,通过实物图谱和案例分析,讲解饮食安全知识。并发放宣传手册200份,宣传礼品200份,将健康饮食理念融入村民生活;资助政策宣讲,聚焦教育公平,解读助学政策,为学子引航。多元科普提升村民健康素养,也让队员深化社会责任感。




这场知行实践,是青年医学生以专业赋能乡村、用行动践初心的生动实践,为乡村健康添青春动能,也成为队员成长路上珍贵印记 。
医心传承逐匠心,新村妙笔续文明
踏入松溪版画馆,岁月匠心在木板间流淌。队员穿梭于展厅长廊,目光掠过古朴雅致的山水图景、灵动鲜活的民俗画卷,于刀木交织的艺术语言中,感受传统美学与乡土风情的共鸣。这场沉浸式文化之旅,让青年心中播撒下传承种子。以青春笔触续写千年文脉,让非遗薪火随时代脉动不息。


梅口埠古商道旁,碧水悠悠诉说着往昔的繁华。古树下,苏维埃时期的标语依稀可辨,无声传递着革命先辈的热血信仰,历史与自然交融,织就独特文旅画卷。实践队员化身“河小禹”,溯梅口埠碧水而行。“明月松间照,风静听溪流”,眼前的生态风光,让大家深知文旅融合中生态守护之责,让绿水青山与红色历史、浪漫古渡共同成为乡村文旅名片。



大步村中,卵石铺路,铭刻先辈奋斗的足迹;九曲巷中,黄墙相连,诉说百年岁月的沧桑。当青年学子的身影倒映在渠水之上,传统村落便以与现代文明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对话。实践队在探索古村时,探索活化利用路径,在古今交融中诠释文明守护的时代价值。以青春之智活化古韵村落,让古村古建在时代浪潮中熠熠流光。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乡韵医心”实践队以多维度的视角,深入乡土肌理,在非遗传承、生态保护与古村探访中,厚植扎根基层的为民情怀。
医路笃行践初心,踏浪乡野助振兴
在万亩茶园的实践课堂上,队员们亲历鲜叶采摘到制茶全过程,在茶香中读懂“一片叶子带活一个产业”的深刻逻辑。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彰显特色农业的经济潜力,更让大家体会到传统产业与现代市场结合的创新活力,拓宽乡村产业振兴认知视角。



在蕴藏生态密码百年蔗林中,队员深入探寻种质资源保护现状,松溪百年蔗的健康价值、驻村干部讲述的“因蔗少疾”故事,让大家深知保护古老种质,是守护生物多样性,更是留存乡村文化根脉与生态智慧,为振兴留住历史记忆。刘屯村荷花池畔,生态之美铺展乡村振兴底色,更让队员明白,守护绿水青山是生态责任,更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畲村受灾脱贫户家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明珠带队,实地走访了四户脱贫户,为他们送去牛奶、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同时在村民家中进行福建助学政策宣讲,详细介绍了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流程及还款政策,助力村民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教育资助渠道。这次亲切的入户交流,拉近了实践队与村民们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强化了队员们对乡村振兴和教育帮扶的认识。


“乡韵医心”实践队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理论与实践交融,在探索医疗服务、文化传承、民生保障、生态建设的融合中,以专业赋能乡村振兴,用青春书写时代答卷。
医心向党担使命,传承忠魂须力行
历史长河奔涌,红色基因永续。实践队走进松溪县中央苏区历史纪念馆,在革命文物与历史印记的对话中,探寻精神密码,感悟医者初心与信仰传承。泛黄的家书、斑驳的武器在讲解员的讲述中重焕生机,队员们学习了闽北苏区军民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聆听伍弟奴、董生有等先烈故事,触摸到革命先辈以血肉之躯铸就的精神丰碑。这段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唤醒了历史记忆,更让红色基因深植青年血脉,激励以奋斗续写时代答卷。


党建文化长廊如精神灯塔,照亮成长之路。队员们穿梭其中,解读党的历史脉络、方针政策,聆听先进党员事迹,从理论源头汲取养分,于榜样故事凝聚奋进力量。深度学习让队员深化对党的认知,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烧,个人志向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使命感愈发坚定。


在茶平乡政府会议室,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校友陈贤清乡长,以一堂生动的乡村振兴党课为引,深情回望从医学生到基层建设者的蜕变之路,生动展现了在党建引领下,乡村产业蓬勃升级、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辉煌成就。他以扎根基层的实践,向学弟学妹们有力诠释了红色力量驱动乡村发展的核心动能。郭家力队长则立足当下,倾情分享职业生涯规划智慧,为面临就业选择的医学生拨开迷雾、指明方向。这场校友间对话,不仅是思想启迪与规划引领的双重赋能,更是一场医者仁心与使命担当的代际接力。队员们从学长们的足迹中汲取力量,人生的奋斗目标愈加清晰,为实践队注入了澎湃的前行动力。


医心筑梦心连心,践履惟勤永奋进
医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圆满落幕,这支青年医学生队伍,以“党建+医疗调研+健康服务+文化传承”的多维实践模式,在基层医疗的肌理中探寻乡村振兴密码。五天里,步履不停,医心向党,青春力行,将医学生“健康所系”誓言化作田间服务,实现成长蜕变,以“挺膺担当”回应振兴召唤,交出时代答卷。

当血压计的水银柱随村民心跳起伏,当制茶锅中的嫩叶翻涌出产业希望,当红色故事唤醒使命担当,青春的热血已深深融入乡土大地——他们以脚步证明:乡村振兴蓝图,需无数青年以专业为笔、热忱为墨,在基层书写医者仁心与家国情怀。

这场“三下乡”社会实践,是知识奔赴乡土的温暖旅程,更是医学温度传承的生动实践。那些温暖的相遇、动人的瞬间,是松溪县茶平乡全体驻乡干部躬身力行的指引之光,是淳朴村民们以心相交的热忱馈赠;更凝聚着医学院带队老师们倾囊相授的专业指导与无微不至的关怀守护,共同绘就了这场实践之旅最温暖的底色。



未来,我们将携这份温暖力量,以医学为灯,照亮更多亟待关怀的角落,让青春在守护健康的征途上,以医者仁心践行使命,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医”线力量,持续书写与山河同脉、与人民共情的动人故事,让医学之光,在乡土间长久闪耀。

(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