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组织台湾养老及失智诊疗照护专家召开的“老年康养照护人才培养闽台产教融合实践路径专题研讨会”成功举行。台湾为恭纪念医院精神医疗中心、台湾为恭失智共同照护中心、台湾新生医护管理专科学校咨商中心梁珪瑜主任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台湾实践大学管理学院苏志诚教授,我校校长徐伟、副校长周雄,教务处、护理学院负责人,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带头人和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研讨。会议聚焦闽台产教融合新路径,围绕两岸养老产业、康养照护及失智症照护人才协同培养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旨在闽台携手共筑康养照护人才培养新通道。
徐伟对台湾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在全球老龄化加速背景下,闽台两地共商康养人才培养大计恰逢其时。台湾康养产业起步早、经验足,此次研讨会基于我校作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在医护职业教育领域的百年深厚积累,其中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专业直接对接康养产业需求,台湾代表团带来了丰富的特色照护实践及人才培养经验,为恭纪念医院失智共同照护中心已积累多层次照护网络的建设成果,新生医护管理专科学校将心理咨询融入老年照护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对我校开展闽台携手产教融合的路径探索与实质性落地将提供坚实支撑。

梁珪瑜以“台湾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及失智照护网络构建与具体实践”“失智症照护的台湾经验:从机构到社区的全周期服务”为主题,为我校护理学院教师们分享台湾长期照护标准体系1.0、2.0版本前沿经验,并详细解读2.0版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和1级~8级的分级体系以及各级对应的服务内涵,并系统介绍了台湾失智照护政策纲领、“长照 2.0” 政策框架下的标准体系及台湾已构建成熟的 “失智共同照护中心 + 社区服务据点” 的分级服务网络,通过 “个案管理 + 家庭支持 + 社区融合” 模式,实现从预防到末期照护的全周期覆盖。她强调,跨部门协作与科技赋能是提升照护效率的关键。


苏志诚以“两岸养老产业的进展”为研讨核心主题,系统梳理了台湾长期照护制度体系的演进脉络。他指出,台湾已建立覆盖 “机构式、社区式、居家式”的多元照护体系,如仁爱之家、清福养老院等机构通过医养结合模式形成特色服务品牌。针对大陆养老产业,苏志诚分析了政策驱动下的市场格局,泰康、太平等保险机构集团通过 “养老社区 + 医养配套” 模式布局全国。他特别强调,两岸在 “医养结合”“智慧照护” 等领域存在广泛合作空间,尤其是现代照护体系与中医康复养生技术的融合应用。

随后,双方围绕“老年康养照护人才培养闽台产教融合路径” 展开深度研讨。护理学院院长肖春秀介绍了“学校-学院-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基本概况、大陆养老相关政策,康养照护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情况以及下一步发展规划。徐伟引导双方在两岸养老政策体系框架下针对长期照护与失智照护的服务体系、分级标准、服务内涵、服务模式及教科研合作等闽台产教融合内容展开深入研讨,最终双方达成五项协同共建的共识:引入台湾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与大陆养老服务体系的融合共建,尤其是失智照护的全周期网络服务体系;结合两岸政策差异优化课程体系;共建 “智慧照护康养中心”;组建两岸协同教学团队以及推进两岸“教-科-研-用”一体化项目共建等。
研讨会后,梁珪瑜一行参观了护理学院实训中心。专家们对我校按行业标准建立与行业紧密对接的现代智慧化综合实训基地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闽台双方在智慧照护康养中心及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方面以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

此次闽台产教融合研讨活动标志着我校闽台融合规划项目在老年康养照护人才培养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双方将通过整合两岸资源优势,在两岸融合、共育康养新力量、破解失智照护难题、产教融合、服务健康中国等方面实现康养“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适配能力的康养照护人才提供创新范式,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下的“懂医疗、精照护、通人文”的康养照护人才队伍建设。

(护理学院)